|
啞女泉白云山山腳下有一灣清澈的水泉。無論春夏秋冬,天旱天澇,水不多不少,總是水平如鏡。泉內還散發出一股清香,沁人心脾的味兒。這就是一直流傳在民間的“啞女泉”。 故事發生在宋朝年間,這里住著一戶窮苦人家,只有父女二人。女兒新榮經常跟隨父親給財主趙桃仙家放牛、放鵝。有一年夏天,這里出現了旱災,方圓幾百里幾個月都沒有下雨。井里也快沒水了,眼看莊稼枯萎,人們焦急萬分。正在這時,新榮和父親在山溝放牧時,發現了這里小草長得又青又旺,和別處枯黃的草有明顯的區別。父女倆想:下面或許有水。于是,他倆找來鐵锨照那里使勁一挖,一股泉水可冒了出來。他們也趁勢挖大了泉坑,水一會就流滿了。父女倆就馬上把這喜事告訴給鄉親們。當人們商量著如何引水澆地時,趙桃仙硬說這是他家的地盤,這里面的水誰也不準用。但他自已卻把旱地改了九頃稻田,還引水安了一盤水打磨。鄉親們連水也得掏錢買。這樣趙桃仙的家業越來越大,百姓們越來越窮了。群眾們缺吃少穿,愁眉苦臉。 這件事被皇帝知道了,就派包拯下去查訪。包拯來到白云山下,找到了放鵝姑娘,了解到趙桃仙強占泉水,為富不仁,欺壓百姓的罪惡。他回朝奏明朝廷,便將趙桃仙鍘了,為民平了憤。 但事情并沒有結束。趙家的族人懷恨在心,知道是新榮告的密,便將好捆起來,非法審問,這個倔強的小姑娘,即使將刀放在脖子上,也據理爭辯。趙家暴徒無法,便狠心將新榮的舌頭割了。還不解恨,又用繩子捆住她將她仍進泉水里。她放的白鵝看見新榮的下場,便嘎嘎叫著撲扇著翅膀也都鉆進了泉水里。從那時起,姑娘不見了,白鵝不見了,泉水隨之也干了。 以后,有一天,鄉親們眼睜地見啞巴姑娘抱著一只火鵝鴿走進趙家大院。她剛一進大門,火鵝鴿就從姑娘懷中飛出來,在趙家的房頂上亂飛,頃刻燃著了趙家的房屋;瘗Z鴿飛到哪里,哪里就火焰沖天,趙府人慌了,立即喊人救火。哪知越救火勢越大,整個趙家大院成了一片火海。大火過后,趙府成了一片廢墟和荒涼。鄉親們拍手稱快,可解了恨。 自從火燒趙家后,山腳下的泉水又噴了出來,很快灌滿了泉坑,一群白鵝又出現在水中。從此,人們利用泉水澆地,磨面,過上了好日子。百姓們為了紀念新榮姑娘,就把那個泉眼叫“啞女泉”了。 |